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弛
最近,林女士发现左侧乳房突然冒出一个硬块,按压时隐隐作痛。起初,她以为是乳腺增生引起的,并没在意,直到皮肤发红发烫,这才急忙赶到医院就诊。
“应医生,我这儿又红又肿,还摸到一个硬块!是不是得癌了?”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管甲乳外科门诊,32岁的林女士(化名)捂着胸口满脸焦虑。
应佳可医生为林女士进行了相关检查,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
“什么?乳腺炎?可我已经断奶五年了啊!”林女士得知结果后十分不理解。
应佳可说:“乳腺炎并不是哺乳期的‘专利’,随着社会节奏、压力变大,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正悄悄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女性。你是我这个月接诊的第5个乳腺炎患者了。”
乳房上的“不死癌症”极易误诊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乳腺炎症,属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一种,常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还有浆细胞性乳腺炎、特异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的育龄期经产女性。
肉芽肿性乳腺炎在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非坏死性肉芽肿性炎,是常见的乳腺炎症性疾病。
展开剩余62%肉芽肿性乳腺炎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当成 “上火”或“乳腺增生”,但出现单侧乳房突然长出硬疙瘩,位置多在乳头周围,皮肤发红发热,摸起来温度比别处高;是隐隐作痛,而是像针扎、火烧一样,甚至影响睡觉和走路;病情加重时,红肿处可能破溃,流出黄色或血性脓液,愈合后还可能反复破溃,形成瘘管,一定要警惕。
应佳可提醒,如果乳房肿块变硬、长得快,同时伴有乳头内陷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千万别大意,一定要马上去乳腺专科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区分肉芽肿和乳腺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应医生日常门诊中
哪些人更容易得这种“怪病”
目前医学界还没完全摸清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但刚生完孩子 1~5 年的女性(激素变化可能是诱因);有自身免疫问题的人(比如甲状腺疾病、过敏性鼻炎);长期压力大、熬夜、免疫力下降的女性;乳头有内陷、破损,或曾做过乳房手术的人,风险更高。
“中医治疗在此疾病治疗上有很大的优势,早期及中期通过中药内服、外敷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好此疾病,保持乳房外形,并能让患者免除手术之苦。”同时,应佳可也提醒:“治疗周期可能长达 3~6 个月,甚至更久,千万别见好就停药,否则容易复发。”
虽然病因不明,但做好这些能减少风险,首先产后别急于减肥,循序渐进调整激素水平;其次乳头内陷者,平时注意清洁,避免污垢堆积;少熬夜、少生气,压力大时及时疏导。免疫力差时,疾病最爱找上门!
应佳可最后提醒,如果你的乳房出现异常肿块、红肿等症状,无论是否处于哺乳期,都请及时就医。
发布于:浙江省